一.中國版的“絕命毒師案”
張正波,男,49歲。武漢人,案發前是華中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副教授。2005年,他與人合作成立了武漢凱門化學有限公司,專門研發、生產、定制各種醫藥用途、工業用途的化學中間體。2015年6月17日深夜,武漢海關聯手武漢公安,突擊進入該公司位于武漢市江夏區的一座倉庫,中國版“絕命毒師”張某的制毒工廠就此曝光。當晚現場查獲有現貨6公斤,其中就有10種屬于當時已被我國列管的禁藥。現場還有更多當時尚未被列入明令禁止范圍的“變種毒品”3,4-亞甲二氧基乙卡西酮,那是制毒者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自行研發的替代品。甲卡西酮被列管后,制毒者轉而制造乙卡西酮。2019年6月25日,在世界禁毒日前一天,張正波案重審宣判。武漢市中級法院認定張正波犯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有自首情節,將原判的無期徒刑改為有期徒刑15年。
二.新精神活性物質: 幽靈在人間
“絕命毒師”張正波案中出現的“甲卡西酮”,是被我國進行管制的精神活性物質,是一種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的高效精神類藥物,可致幻。據媒體報道,2012年5月26日,美國邁阿密男子魯迪·尤金突然對一名路人發動襲擊,將其面部大部分咬下,后被趕來的警察擊斃。警方懷疑其事前攝入了致幻藥物,這類藥物便有了“喪尸藥”之名。2012年6月,《法醫學雜志》刊發了一篇上海、蘇州兩地法醫合寫的論文,講述了一起男子吸食甲卡西酮后殺人并啃食其內臟,后因內臟卡住喉部窒息死亡的事故。經大量媒體報道,傳說中的“喪尸藥”為更多民眾所了解。
然而,這只是新精神活性物質所帶來危害性的冰山一角。該類物質少量吸食會出現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肝腎功能衰竭等急性中毒癥狀。大量吸食后會引起偏執、焦慮、恐慌、被害妄想癥等反應,嚴重的會精神錯亂,甚至抽搐、休克、腦中風死亡。
三.作為“第三代毒品”的新精神活性物質
新精神活性物質迅速蔓延,已成為繼傳統毒品、合成毒品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質,又稱“策劃藥”或“實驗室毒品”, 2013年,聯合國禁毒署在《世界毒品報告》中首次正式提及新精神活性物質,是不法分子為逃避打擊而對管制毒品進行化學結構修飾得到的毒品類似物,具有與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強的興奮、致幻、麻醉等效果。
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統計,2009年至2017年期間,全球共報告了803種新精神活性物質,報告發現的國家和地區有100余個。新精神活性物質自2009年興起以來在全球不斷泛濫,愈演愈烈,危害嚴重,是近年來國際禁毒領域最為棘手和突出的問題。許多新精神活性物質的毒理作用比海洛因、嗎啡等傳統毒品更加強烈,2017年3月份我國列管的卡芬太尼的藥效為嗎啡的10000倍。
多種新精神活性物質披著各式無害可親外衣變換馬甲出現在各大娛樂場所甚至校園中,比如這些
“藍精靈”(氟硝西泮) 有催眠、遺忘、鎮靜、抗焦慮、肌肉松弛和抗驚厥作用,其中催眠和遺忘的作用更顯著。無法通過尿檢檢測,微溶于水,現通常加入酒中,品種多樣,溶液淡藍色微苦或無色無味,新精神活性物質。
“小樹枝”:是含有新精神活性物質的一種條狀類似樹枝的毒品,又稱“雅典娜小樹枝”“維也納香薰”“派對小樹枝”等,其含有我國管制的合成大麻素MDMB-CHMICA成分。
"咔哇潮飲":咔哇潮飲又名神仙水,屬于我國的管制類麻醉藥品,學名"伽馬-羥基丁丙酯",是一種無色亦無味的液體,有白色粉末、藥片、膠囊幾種類型,一般是膠囊狀和噴霧狀。
除此之外,第三代毒品還有"跳跳糖","奶茶"“彩虹煙”等偽裝無害甚至可愛吸引的外型。(未完待續)
如需法律幫助,詳情請垂詢深圳刑事律師王平聚辯護團隊
聯系電話:13902983029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梅林路卓越城B座17樓
了解更多資訊,請關注王平聚刑事辯護團隊官網(中國名律師刑事辯護網):
或掃描二維碼,關注王平聚刑事辯護團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