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長治,警方通報一起多人毆打一人致被害人死亡的刑事案件。根據警方發布的通報顯示,58歲男子馬某與63歲男子程某發生糾紛并引發肢體沖突。
事后馬某覺得自己被欺負,不能輕易放過對方,于是將此事告知其家人。馬某親人得知此事后,非常激動并決定要為馬某出口惡氣,遂相約一起到程某家中實施報復行為。
根據警方的通報顯示,馬某的4位親人來到程某家中后,共同對程某實施了毆打行為。事后4人從程某家中離開。受傷的程某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后,最終因搶救無效死亡。
目前,警方依法對包括馬某在內的涉案人員采取了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那么,4人的行為該如何定性呢?程某被打死亡,到底是故意殺人罪還是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呢?
判斷什么罪名,遵循主客觀相統一的原則。即主觀的犯罪故意和客觀的犯罪行為。比如,毆打的部位、力度、頻次、行兇的器具,主觀上是否有殺人的故意,程某死亡的直接原因等來綜合判斷。
具體到本案,馬某自認為受到欺負告知了親屬,4名親屬上門毆打程某。從主觀上判斷,應該是報復發泄,替馬某出氣,沒有殺人的直接故意。但是,是否構成故意殺人罪,還需要結合4人的行為表現來綜合判斷。
個人認為,故意傷害的可能性更大,應當以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來定罪處罰。
根據《刑法》第234條,犯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具體到本案,4人上門群毆程某,一頓拳打腳踢,恐怕也分不清楚誰踹的程某要害部位導致程某死亡了。4人屬于共同犯罪,都是實行犯,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將面臨10年以上的刑罰。
那么,網友問馬某是否構成犯罪呢?
本案因馬某和程某的沖突而起,這要看馬某和親屬是怎么說的。如果馬某只是對親屬說了自己被欺負了,并沒有指使親屬去傷害或教訓程某,馬某是不構成犯罪的。
相反,如果馬某告知親屬后,并要求親屬去毆打程某替自己出氣,那就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屬于教唆犯,也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
事情源于兩個60歲左右的人,都這么大年紀了,發生沖突后本該冷靜處理,但馬某告知親屬,親屬居然對程某大打出手,結果出現悲劇。程某死亡,4人被抓,這代價是否太大了點呢?